
温乐平,1974年5月,男,汉族,江西石城人,中共党员,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——水文化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,南昌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文化、水利风景区、秦汉史研究。主持完成/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,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并主持其中子课题2项,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,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,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项;出版学术著作4部,在《中国史研究》、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、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》、《史学月刊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荣获省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(集体奖)、三等奖4项,荣获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
附件:
一、科研课题
1、主持江西省社科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:《江西水文化资料的收集、整理与研究》,编号12LS04,2012-2014年。
2、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:《赣江水文化研究》,编号JD14130,2014-2019年。
3、主持南昌工程学院校级教学项目:《水文化概论》慕课,2015-2016年。
4、主持国家水利部、江西省水利厅委托项目:《江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》,2014年4-12月。
5、主持江西省水利厅委托项目:《江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(修编)》,2015年4月-2016年12月。
6、主持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项目:《江西省水利风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研究》,2014年4月-2016年9月。
7、主持南昌工程学院校级教学项目:《水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》,2017-2018年。
8、主持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项目:《江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》,2018-2021年,在研
9、主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:《水文化概论》,2020年,在研。
10、主持校级课题:《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》, 2004-2006年。
12、主持校级课题:《秦汉社会消费与商品经济的发展》, 2005-2006年。
13、主持江西省“十一五”社科规划课题:《江西省失地农民问题研究》,2007-2010年,课题编号:06SH29,项目类别:一般项目。
14、主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:《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:秦汉时期等级消费研究》,完成时间2009年12月。
15、主持江西省“十五“规划课题子课题1项(排名第二):《江西通史·秦汉卷》,完成时间2008年12月。
16、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项:《清代江西慈善事业研究》,完成时间2009年-2012年12月。
17、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:《战国秦汉消费经济研究》,编号10YJC770096,完成时间2010—2013年,已结项。
18、主持江西省省社会科学“十一五”规划一般项目:《秦汉消费经济研究》,编号10LS08,2010-2012年,已结项。
19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:《秦汉消费文化研究》,项目批准号:13CZS011,2013-2019年。
20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《西汉王侯封国经济研究》,编号20BZS030,2020-2023年,在研。
二、出版著作
1、温乐平:《江西水利风景区发展研究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。
2、卢星、许智范、温乐平:《江西通史·秦汉卷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。
3、温乐平:《战国秦汉消费经济研究》,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。
4、陈晓鸣、温乐平:《黄今言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。
5、赵明、温乐平:《畅论海昏——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海昏历史文化研究论集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。
6、温乐平:《海昏侯国历史文化研究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。
三、发表论文
1、黄今言、温乐平:《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赈灾行迹年表》,《农业考古》(中文核心),2000年第3期。
2、温乐平:《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救灾举措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1年第2期。
3、温乐平、程宇昌:《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初期平价制度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3年第6期。
4、上官绪智、温乐平:《从秦汉时期造船业看水军战船及后勤漕运保障》,《南都学坛》,2004年第2期。
5、温乐平:《西汉初期徭役制度新证》,《学术交流与动态》,2004年第1期。
6、温乐平:《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“尚俭”向“崇奢”的演变》,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》(CSSCI),2005年第2期。
7、温乐平:《秦汉商品经济与农民生活消费的变化》,《农业考古》(中文核心),2005年第4期。
8、温乐平:《试析秦汉时期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》,《社科论坛》,2005年第5期。
9、冯骊、温乐平:《汉代国家对消费问题的调控举措述论》,《郑州大学学报》(中文核心),2006年第3期。
10、温乐平:《秦汉时期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》,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(CSSCI),2006年第2期。人大书报资料《先秦、秦汉史》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,并且获得江西省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(2007年)。
11、黄今言、温乐平:《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——以粮食生产为研究中心》,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》(CSSCI),2006年第3期。人大书报资料《经济史》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
12、温乐平、陈晓鸣:《多维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——2006年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》,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(CSSCI),2006年第4期。
13、温乐平:《论秦汉时期牛的类型与产地分布》,《湖北师范学院》,2007年第2期。
14、温乐平:《论秦汉养牛业的发展及相关问题》,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》(CSSCI),2007年第3期。
15、温乐平:《秦汉时期工农业产品比价和差价分析》,《农业考古》(中文核心),2007年第4期。
16、温乐平:《秦汉时期粮价波动与国家调控措施》,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1期。
17、温乐平:《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初期平价制度》,《张家山汉简<二年律令>研究论文集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。
18、温乐平:《论秦汉养牛业的发展及相关问题》,《秦汉研究》(论文集),三秦出版社2007年1月。
19、温乐平、涂蕴漪:《清代江西清节堂初探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9年第3期。
20、温乐平:《周秦汉茶文化再探讨》,《农业考古》(中文核心),2009年第5期。
21、程宇昌、温乐平:《大学生创业意识问题及应对策略》,《教育学术月刊》(中文核心),2009年第12期。
22、温乐平、程宇昌:《农民退休制度——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09年第11期。
23、温乐平:《长江文化航运的神韵——<长江航运文化>读后》,《长江航运》,2010年第1期。
24、温乐平:《江西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、问题与对策——基于制度设计和政府职能视角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0年第4期。
25、温乐平:《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制度保障》,《南昌大学学报》(中文核心)2010年第4期
26、温乐平:《汉代“五更”考析》,《史学月刊》(CSSCI),2010年第7期。
27、温乐平、艾刚:《冲突与制衡:秦汉民间力量与乡里政权的关系》,《江汉论坛》(CSSCI),2010年第8期。
28、林辉、温乐平、汪菊花:《孔子的消费审美思想探讨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0年第9期。
29、温乐平:《对接与统一: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对策----与江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》,《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》,2010年第4期。
30、程宇昌、温乐平:《老庄消费审美思想探析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,2011年第4期。
31、温乐平:《汉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探讨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,2011年第5期。
32、温乐平:《“五更”试释》,《秦汉史论丛》(第十二辑),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。
33、温乐平:《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消费与生产》,《农业考古》,2011年第5期。
34、许晓云、温乐平、刘秀君:《施善与传教:外国教会在九江的慈善事业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1年第6期。
35、温乐平:《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:秦汉舆服消费研究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2年第6期。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先秦、秦汉史》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。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经济史》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
36、温乐平:《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:秦汉舆服消费研究》,《熊铁基八十华诞纪念文集》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。
37、程宇昌、温乐平:《试论明清鄱阳湖区域民间信仰的道教化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2年第12期。
38、程宇昌、温乐平:《文化认同与社会控制:以明清鄱阳湖区许真君信仰为例》,《南昌大学学报》(中文核心),2013年第5期。
39、温乐平:《战国秦汉文化消费结构的基本特征探析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3年第5期。
40、温乐平:《道·水·人:老子的水哲学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3年第5期。
41、温乐平:《<史记·河渠书>中水利文化资料辑录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3年第5期。
42、温乐平:《战国秦汉文化消费的特点探析》,《福建论坛》(CSSCI),2013年第11期。
43、温乐平:《万年县地方志中水文化资料辑录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4年第2期。
44、温乐平:《战国秦汉社会文化娱乐消费观念由“崇雅”向“尚俗”的演变》,《秦汉史论丛》(第十三辑),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。
45、温乐平:《水利风景区水文化的挖掘、整理与应用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4年第5期。
46、温乐平等:《江西省水利风景区资源的调查与评价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5年第2期。
47、温乐平、许晓云:《泰和县槎滩陂水利文化资料辑录(二)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5年第2期。
48、温乐平:《秦汉消费经济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5年第5期。
50、许晓云、温乐平:《泰和县槎滩陂水利文化资料辑录(三)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5年第5期。
51、黄今言、温乐平:《刘贺废贬的历史考察》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6年第2期。收入江西师范大学海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《纵论海昏——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暨秦汉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。
52、温乐平、许颂华:《江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模式探讨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6年第2期。
53、温乐平、许晓云:《<汉书·沟洫志>水利文化资料辑录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6年第2期。
54、吴方浪、温乐平:《“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暨秦汉区域文化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》,江西师范大学海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《纵论海昏——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暨秦汉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。
55、温乐平:《西汉海昏侯国的租税收入蠡测》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6年第5期。
56、温乐平:《西汉海昏侯国的租税收入蠡测》,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历史学文摘》2017年第1期转摘。
57、温乐平、叶秋菊:《西汉昌邑王国职官制度研究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7年第5期。
58、温乐平、黄今言:《东汉太尉若干变化述论》,《江汉论坛》(CSSCI),2017年第8期。
59、温乐平、黄今言:《东汉太尉若干变化述论》,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历史学文摘》2017年第4期转摘。
60、温乐平:《<赣州府志>水文化资料辑录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》,2017年第5期。
61、温乐平:《“八小时以外奋斗终生:谷霁光先生的治学精神》,《史学月刊》(CSSCI),2017年第12期。
62、温乐平:《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初期徭役制度》,刊于《黄今言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。
63、温乐平:《水系变迁与海昏县治沉没问题再探讨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8年第2期。
64、温乐平:《汉代邸的建制、管理与特性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8年第5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19年第2期论点摘编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先秦、秦汉史》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。
65、吴方浪、温乐平:《制度设计与身份认同:秦汉丝织品消费文化研究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8年第9期。
66、李巧、温乐平:《水利风景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——以江西省遂川县狗牯脑水利风景区为例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18年第5期。
67、温乐平:《西汉海昏侯刘贺奢葬僭制问题探讨》,《南昌大学学报》,2019年第5期。
68、温乐平、吴建红:《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路径探讨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》,2020年第2期。
69、温乐平、周广明:《海昏侯墓出土“刘贺”玉印的印纽造型辨析》,《南方文物》,2020年第6期。
70、温乐平、吴方浪:《秦汉经济史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前瞻——访黄今言先生》,《中国史研究动态》(CSSCI),2020年第4期。
71、温乐平:《西汉海昏县名称由来与地理范围考证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(CSSCI),2020年第4期。
72、温乐平:《西汉海昏侯国职官设置札记》,《南昌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21年第1期。
73、温乐平:《水利风景区规划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》,《南昌工程学院学报》,2021年第2期。
四、主要荣誉
1、2004年在江西省2003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中《秦汉物价研究》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。
2、2007年荣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3、2009年荣获江西省第十三次社科优秀成果集体特等奖(《江西通史·秦汉卷》)。
4、2009年在全省教育系统2009年度师德论文、调研报告评选中,荣获二等奖。
5、2009年荣获江西师范大学在二OO九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二等奖。
6、2009年荣获江西省第十一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(人文社会科学)三等奖。
7、2011年江西师范大学第五届多媒体课件竞赛中荣获一等奖(排名第二)。
8、2011年江西省高校第五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中荣获三等奖(排名第二)。
9、2011年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。
10、2011年荣获江西省第十二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(人文社会科学)。
11、2015年获得江西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12、2015年荣获南昌工程学院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。
13、2015年在南昌工程学院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哲学社会类二等奖(排名第一)。
14、2017年荣获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15、2019年荣获江西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16、2021年荣获水利部政研会2020年度优秀水利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成果获得三等奖。
五、社会兼职
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、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理事、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专家、江西省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专家。